译文
大唐的十万军队着锦披裘威武雄壮,犹如天兵天将。晋城的山川风日,在煌煌军容的衬托下,熠熠生辉。
行台的令狐仆射身荷朝廷的隆厚恩泽(统领重兵为国出征),从事郎中沿着旧路依依不舍地回来。
击鼓的声音是那样急迫,声浪逼迫汾河,以至于浪花叠叠;鲜艳的旌旗猎猎翻卷,光彩震惊塞鸿,以至于停止飞行。
从此边地应该再无战争,您持节出征,奏凯而归,一定会受到皇帝的器重和赏赐而坐在紫紫微殿上。
注释
白侍郎:白居易;令狐相公,即令狐楚,时任检校右仆射,兼太原尹等职。
刘禹锡: 唐洛阳人,字梦得。德宗贞元进士,又登博学宏辞科。官监察御
这是一首酬答诗,也是一首送别诗。
首联写军队貂锦晋城生辉。上句直接描绘军队规模宏大,十万之众,凸显其磅礴之势与雄壮之威。天兵一词,采用夸张手法,彰显军容的整齐划一、威武雄壮以及士兵的英勇无畏、士气高昂。貂锦衣,透过士兵的装束,展现其非凡风采、饱满精神与高昂斗志。下句则通过侧面描写,以晋城风日骤然生辉来映衬军队的风采、军容与士气之非凡。首联融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于一体,塑造出士兵英勇非凡、精神抖擞的形象,并含蓄地展现出军队统帅令狐相公卓越超群、备受倚重以及此行必胜的坚定信念。
颔联述及仆射深受厚恩,中郎循旧路而归。上句承接首联,在描绘“天兵”强大精锐的基础
六王毕,四海一,蜀山兀,阿房出。覆压三百余里,隔离天日。骊山北构而西折,直走咸阳。二川溶溶,流入宫墙。五步一楼,十步一阁;廊腰缦回,檐牙高啄;各抱地势,钩心斗角。盘盘焉,囷囷焉,蜂房水涡,矗不知其几千万落。长桥卧波,未云何龙?复道行空,不霁何虹?高低冥迷,不知西东。歌台暖响,春光融融;舞殿冷袖,风雨凄凄。一日之内,一宫之间,而气候不齐。(不知其 一作:不知乎;西东 一作:东西)
妃嫔媵嫱,王子皇孙,辞楼下殿,辇来于秦。朝歌夜弦,为秦宫人。明星荧荧,开妆镜也;绿云扰扰,梳晓鬟也;渭流涨腻,弃脂水也;烟斜雾横,焚椒兰也。雷霆乍惊,宫车过也;辘辘远听,杳不知其所之也。一肌一容,尽态极妍,缦立远视,而望幸焉。有不见者,三十六年。燕赵之收藏,韩魏之经营,齐楚之精英,几世几年,剽掠其人,倚叠如山。一旦不能有,输来其间。鼎铛玉石,金块珠砾,弃掷逦迤,秦人视之,亦不甚惜。(有不见者 一作:有不得见者)
嗟乎!一人之心,千万人之心也。秦爱纷奢,人亦念其家。奈何取之尽锱铢,用之如泥沙?使负栋之柱,多于南亩之农夫;架梁之椽,多于机上之工女;钉头磷磷,多于在庾之粟粒;瓦缝参差,多于周身之帛缕;直栏横槛,多于九土之城郭;管弦呕哑,多于市人之言语。使天下之人,不敢言而敢怒。独夫之心,日益骄固。戍卒叫,函谷举,楚人一炬,可怜焦土!
呜呼!灭六国者六国也,非秦也;族秦者秦也,非天下也。嗟乎!使六国各爱其人,则足以拒秦;使秦复爱六国之人,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,谁得而族灭也?秦人不暇自哀,而后人哀之;后人哀之而不鉴之,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。